小麦黏虫在线监测系统:可通过无线上传的数据,研究环境与病虫害之间的关系【型号推荐:TH-XM2,物联网一体化设备,云境天合支持定制服务】在小麦种植中,黏虫作为迁飞性、暴食性害虫,其突发危害常导致作物叶片被啃食殆尽,严重威胁粮食安全。传统人工巡查受限于时间与空间,难以精准捕捉虫情动态,而小麦黏虫在线监测系统通过融合物联网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,构建起全天候、多维度的监测网络。该系统以智能传感器为核心,集成黑光灯诱虫、高清摄像头成像、远红外虫体处理等功能,可自动完成诱捕、杀虫、拍照及样本收集等流程。其关键突破在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,将虫体图像、环境温湿度、光照强度、风速风向等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,结合历史虫情库与作物生长模型,深度解析环境因子与病虫害发生之间的关联规律。例如,系统可识别黏虫迁飞高峰期与降雨、风向的关联性,为农户提供“何时防、何处防"的精准决策依据,推动防治策略从“被动应对"向“主动预判"转型。

一、仪器简介
黏虫是一种多食性、迁移性、间歇爆发性害虫,爆发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,严重损害作物生长。黏虫测报仪专为农林虫情测报而研制,该灯利用现代光、电、数控技术,实现了虫体远红外自动处理、自动拍照、整灯自动运行等功能。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,能自动完成诱虫、杀虫、拍照、收集、排水等系统作业。可增设风速风向、环境温湿度、光照等多种传感器接口,并可通过无线上传数据,以监测环境与病虫害之间的关系。广泛应用于农业、林业、牧业、蔬菜、烟草、茶叶、药材、园林、果园、城镇绿化、检疫等领域。
二、性能特点
1.整体结构采用不锈钢喷塑外壳设计。
2.采用光、电、数控技术,自动控制。
3.彩色7寸中文液晶LCD电容触摸屏操作;可分时段设置和控制,自动拍照和手动拍照均可;Android系统智能控制,环境温、湿度及时间显示。
4.测报灯内置1200W像素图像采集设备,可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接虫盘上的虫体图片。
5.虫体洒落平铺在接虫盘上面,并对诱集的昆虫虫体进行震动分散平整处理。
6.仪器内置光栅计数装置(非图像识别计数),可以实时记录虫子数量并上传至平台。
7.具有自动清扫功能,可将拍摄完毕的昆虫虫体扫离拍摄区域,进入虫体收集仓。
8.仪器各种数据和报警参数可通过网络上传到远程服务器中,方便维护和管理。
9.内置GPS和北斗定位功能,可在地图中查看设备站点等数据。
10.可通过平台控制诱虫灯开关、加热管开关、杀虫仓和烘干仓清空、震动电机开关等相关功能。
11.上、下两层远红外虫体处理仓,更有效地完成杀虫和烘干工作。
12.远红外虫体处理仓温度控制:工作15分钟后温度到达85±5℃,处理时间任意可调。
13.远红外虫体处理致死率不小于98%,虫体完整率不小于95%。
14.多波长诱虫光源,诱虫灯功率大于20W。
15.光控控制:晚上自动开灯,白天自动关灯(待机),在夜间工作状态下,不受瞬间强光照射改变工作状态。
16.时段控制:根据靶标害虫生活习性规律,设定工作时间段。
17.雨控系统装置:单独的排水系统结构,将雨水自动排出,有效将雨虫分离,使箱体内无积水。
18.可增设风速、风向、地温、地湿、光照、雨量等多种环境参数接口。
19.网络模式:多种联网方式4G\WIFI\有线 可任意选择,可随时随地联网管理。
20.可通过PC端、APP、微信等多种方式查看设备数据。
21.具备流量报警功能。可通过平台将设备与所属流量卡进行绑定,当流量异常时自动推送告警信息。
三、 技术参数
1.电源:AC220V
2.功耗:待机状态≤5W;整灯功率≤450W
3.诱虫光源:20W黑光灯管(主波长365nm)
4.撞击屏:互成120度角,单屏尺寸:长595±2mm,宽213±2mm,厚5mm
5.灯管启动性能:5S内启动
6.远红外虫体处理仓温度控制:工作15分钟后到达85±5℃
7.绝缘电阻:≥2.5MΩ
电话
微信扫一扫